2020年增加31个,累计86个城市关闭活禽交易

这两年国鸡产业经历了天上地下的行情剧变,体验了从云端到谷底的差距。而活禽市场的收缩,生鲜上市的推进也让国鸡产业不得不跟上历史的车轮。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多地关闭了活禽市场和交易,据国鸡文化推广联盟、新禽况对活禽市场调研和统计,累计到2020年12月31日,至少86城市关闭了活禽交易,仅仅2020一年就有31个城市!

 

据新禽况收集到的数据,2月底仅有20多个地级市不同程度地开放活禽市场,占全国290多个地级市的10%不到,活禽市场关闭比例超过9成。考虑到这不到30个城市存在部分关停活禽市场的情况,实际关闭的活禽市场比例在95%以上。随后尽管逐渐放开了活禽市场,但也有很多城市永久关闭了活禽市场。2020年南方几个省份的活禽市场均不同程度的收缩,一些省会及地级市城市禁活,实行生鲜上市,如重庆、成都、昆明、苏南、湖南、安徽等地区和城市,禁活较为彻底。一些地区尽管没有禁活,但也推行了毛进光出的要求。

 

据新禽况统计,从2014年开始,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已经有86个城市发布或推进活禽禁售、生鲜上市,相比于2019年的55个,2020一年就增加了31个之多!从已经发布或推进活禽禁售的城市布局来看,最为集中的区域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从2014年起就开始大规模推进,2018年之后关闭的城市很少;而长三角则相对时间较长,从2015年浙江省全省活禽禁售开始,2020年江苏省、安徽省才宣布全省推进。

 

此外,近两年,活禽禁售的城市也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尤其是2020年西南地区的推进,到重庆、四川两地启动全省/市活禽禁售,西南地区的活禽交易将进一步受限。此外,南方其他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活禽禁售也在逐步推进,位于交通要道的城市纷纷启动活禽禁售。而南方唯一还没有正式启动活禽禁售的省份已经不多,没留给活禽的渠道越来越狭窄。

 

事实上,在一些没有发布或推进活禽禁售的地方,尽管没有文件发出,但也在限制活禽销售,定时进行突击检查,规范活禽交易。

 

活禽交易量同比减少30%-50%

 

因传统活禽交易习惯的历史惯性,消费者对国鸡肉质和新鲜度的强烈要求,导致国鸡绝大部分仍通过传统的活禽市场交易,非活禽交易的产品不足5亿只,占50多亿只的总量比例不到1成。活禽市场的开放与否对国鸡产业至关重要,但自2020年以来活禽市场总体收缩明显。以广东省为例,2014年珠三角城市率先启动生鲜上市以来,随后广州各大地级市主城区陆续启动生鲜上市。据新禽况调研,2020年广东省内规模较大的活家禽批发市场预只有十几个,相比2016年的45家日交易1万只以上的数量,减少了2/3,其中中山东升市场可能是近10年来仅有一家新开的家禽批发市场。广深地区尤为显著,如深圳活家禽批发市场全部关停,广州也只保留了3个活家禽批发市场,最大的市场日交易量在8万只左右。而在2014年之前,广州市内日交易量在10万羽以上的家禽批发市场超过7、8个。活禽市场减少的同时,也伴随着活禽交易量的下降。广州江村家禽批发市场日交易量从2013年之前的12-13万/天,逐步下降到目前的8万只/天,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深圳自2014年开始禁售活禽,2017年全部实行代宰,目前已经全部转为销售冰鲜冻品鸡,整个深圳的日家交易量由原来对40万-50万只下降至10多万只。广西的一些活禽市场的日交易量也大多维持在4万只上下。

 

西南地区同样有这样的趋势。据新禽况调研,2019年贵州扎佐市场和昆明官渡区青龙村活禽交易市场活禽的日交易量分别在8万只、4万只以上,春节后交易量骤跌甚至关停。4月份活禽交易量回升,到9-10月份已经回到了4万只和3万只,是2019年同期的50%和70%。活禽市场的关闭,让大量的活禽滞销,但屠宰厂的配套却远远不够。到2020年为止,广东省家禽屠宰场屠宰能力满负荷运转难以达到出栏量30%。四川每月各类屠宰场屠宰量不到家禽产量的20%。作为国鸡主要的流通渠道,活禽禁售对行业的影响太过月重大,而短期内关闭活禽市场更是难以留下充足的时间去转型,尤其是中小散户这类无力投资、抗风险较低的群体。

 

而一些地区,因屠宰产能和相关配套的不足,活禽禁售后难以消化家禽产量,甚至一些屠宰厂布局的原因,养殖户需要走大量的“来回路”,增加了交通成本和流通成本,也让生鲜上市流于口号和形式。因此,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农贸市场,升级市场,活禽与屠宰分离,玻璃橱窗等形式,让市场更整洁,让消费者更方便,或许会更好!

 

文章来源:新禽况

 

本文关键词:活禽市场
字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活禽市场热点
Copyright © 2002-2024 天下粮仓www.mnk-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0697616 传真:010-64820990 E-mail:service@cofeed.com
京ICP证070040号 京ICP备1100033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