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上涨,大豆期货涨0.73%收于1310美分/磅,玉期货涨2.37%收于485.75美分/磅,小麦期货涨0.16%收于641.75美分/磅。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原糖期货涨1.44%报15.5美分/磅,棉花期货涨0.31%报78.21美分/磅。
“除了通胀预期,美豆再创新高主要是基于期末库存的减少预期以及南美大豆产区的天气炒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出口数据向好以及美国大豆压榨创下新高是导致期末库存减少的核心因素。”中大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谢雯说。
USDA最新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4日的一周,美国2020/2021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695400吨,比上一周高出97%,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5%,而市场此前预估为净增20万—70万吨。其中,对中国出口销售净增61.97万吨。
因压榨利润丰厚,剔除8月份,过去10个月美国大豆压榨量创下新高。NOPA数据显示,去年11月大豆压榨量环比下降2.3%,但同比仍大增12.3%。
目前,美国农业部预计2020/2021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只有1.75亿蒲式耳,大约476万吨,将是7年来的最低。出口数据边际向好与压榨数据的增长或导致USDA继续下调美豆库存。
谢雯介绍,南美天气仍较为干旱,尽管巴西大部分地区迎来间歇性降雨,但雨量低于正常水平,可能继续给生长期及鼓粒期大豆作物带压力。阿根廷地区上周初迎来更多阵雨,但之后会将出现一段时间的干燥天气。降雨稀少的大豆产区可能会继续面临压力。
此外,阿根廷表示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恢复对大豆征收33%的出口税,豆粕出口税将从27%提高到30%,豆油出口税将从28%提高到31%。因此,美豆低库存预期、南美的干旱天气以及阿根廷大豆出口税的提高继续利多美豆价格。
202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BMD毛棕榈油期货上涨。截至收盘,棕榈油期货上涨1令吉到19令吉不等,其中基准3月毛棕榈油期约上涨14令吉,报收3602令吉/吨。当天基准期货合约的交易区间在3568令吉—3619令吉/吨。去年全年,棕榈油期货上涨18%。
“从产量上看,降雨减少、施肥不足以及疫情影响仍导致棕榈油产量预估下调。SPPOM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1日—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2020年11月同期降15.09%,单产降13.51%,出油率降0.37%。”谢雯说。
从出口上看,船运调查机构AmSpe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1—3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1709084吨,环比增长20.4%。
谢雯认为,马来西亚低库存预期仍利多市场价格。另外,因为干旱,南美大豆产区天气间歇炒作、黑海地区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供应减少同样利多整体油脂价格。
CBOT玉米期货市场上涨,创下六年半来新高。“推高的原因主要来自南美玉米种植区域干旱、阿根廷限制玉米出口、美国玉米销量大增。”谢雯说。
据悉,南美一些玉米产区天气依然干旱。气象机构称,未来两周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地区的天气炎热,大部分地区干燥。
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阿根廷宣布在2021年3月1日之前将不出口任何玉米,此举旨在稳定国内食品价格,遏制通货膨胀,并降低养殖行业的生产成本。
USDA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 截至2020年12月24日的一周,美国2020/2021年度玉米净销售量为964500吨,比上一周高出48%,但比之前四周均值低27%。美国农业部去年12月28日称私人出口商报告对未知目的地售出149572吨玉米,2020/2021年度交货。
2020年1—11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为904万吨,同比增长122.82%。另外,玉米相关替代品的进口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1—11月,我国进口高粱、大麦、DDGS三类玉米替代物累计727.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
据新华社1月3日报道,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2021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时表示,农业农村系统已立下“军令状”,务必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两稳一增”,“两稳”是指稳口粮、大豆,“一增”是指增玉米,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在谢雯看来,新年度玉米种植面积或增加,玉米、玉米替代物的进口及国储谷物(玉米的饲用替代)投放将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玉米的供应量,然而,玉米的新季种植与收获尚需时日,整体玉米供应仍偏紧,中国玉米进口增加的预期以及南美天气的间歇炒作仍将利多美玉米价格。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